“‘行走课堂’是学生在课程内容和教师的引导下,在实地考察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安顺市西秀区民族中学(以下简称“西秀民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张荣介绍,该校共有教师93人,在校学生1595人,其中少数民族师生812人。
近年来,西秀民中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积极开设“行走课堂”,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为各民族学生提供真实、直观和综合的学习体验,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行走课堂”中,西秀民中组织学生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同时,邀请“艺术名家工作室”的老师和民间艺人向学生传授民族工艺艺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日前,该校邀请安顺市第六批“艺术名家工作室”的辜良静为学生开展传统手工“扎染”特色课程,为学生讲解扎染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制作技法等知识。
中秋节前夕,西秀民中以“我们的中秋节日”为主题的“行走课堂”吸引不少学生参与,该课堂通过学生上台讲述中秋习俗和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庆节前,该校以欢度国庆为主题,把“行走课堂”带到学生身边,通过升旗仪式演讲为祖国送祝福、向国旗敬礼,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师生们共同演唱《我和我的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歌曲。
张荣表示,在实施“行走课堂”时,学校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尊重学生的多元性观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表达不同的看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还利用“学思苑”,组织并鼓励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及经典著作,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西秀民中通过开展“行走课堂活动”,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科融合,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安顺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党组书记、主任杨桂表示,将以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为抓手,积极探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新路径。
一审:杨天红
二审:吕国超
三审:庄洪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