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月份是血皮菜、野生菌等蔬菜植物生长期及食用中毒高发期,为避免群众及餐饮单位误采误食野生蔬菜植物引发中毒事件,特做以下风险提示:
一、野生菌的风险提示与防控措施
1.不采、不买、不食陌生品种。野生菌种类繁多,我国已发现超过500种毒菌(贵州省有140种),毒菌与可食用菌外观高度相似,民间鉴别方法(如大蒜变色、银针试毒等)均无科学依据。严禁个人采摘或购买来源不明的野生菌,尤其避免在路边摊贩处选购。
2.加工与食用的关键原则。“四不”原则:不凉拌生食、不混搭多品种、不食用隔夜菌类、不饮酒(酒精可能加剧毒素反应)。“两要”原则:必须烧熟煮透;加工前拍照留存以便救治参考。
3.中毒应急处理。若出现头昏、恶心、幻视等症状,立即拨打120并催吐(饮用温盐水后刺激咽部),保留剩余菌类样本供检测。
二、血皮菜的风险提示与注意事项
1.警惕混淆草本植物。血皮菜又名红凤菜,与草本植物菊三七同属于菊三七属且外形极为相似,非专业研究人员往往难以准确辨别。民间将菊三七作为中药种植,其根或全草入药,功能为散瘀止血,解毒消肿,鲜品主要外敷使用。如果误食了菊三七茎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有的还会出现头晕等神经精神症状。
2.潜在毒性及食用建议。血皮菜含微量天然毒素,需通过高温烹煮(如焯水)降低风险,避免长期大量食用。特殊人群(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应谨慎食用,以防加重身体负担。
3.中毒应急处理。在收购、野外采集“血皮菜”时应仔细辨认,如无法准确辨识时则不应该采集食用;一旦发生误采误食菊三七中毒,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三、餐饮行业注意事宜
餐饮服务提供者要谨慎提供血皮菜、野生菌,严格落实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禁止采购不明“血皮菜”、野生菌等蔬菜植物,加工制作血皮菜、野生菌建议做好留样备查。集体用餐单位(学校、养老院、工地食堂等)、农村宴席严禁采购加工血皮菜、野生菌等高风险食材,严防群体性中毒。
安顺市西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5月12日
一审:张美芳
二审:敖娅
三审: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