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规划 - 西秀区人民政府

贵州西秀经济开发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2024-2025年)

2025

01/17

15:15
0次
【打印】 【关闭】
分享

目录

一、 概述 

(一)编制背景、目的及意义 

(二)编制依据 

(三)编制原则 

(四)合规性分析 

(五)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情况 

二、基本情况 

(一)西秀经开区概况 

(二)成片开发的位置、范围、面积 

(三)成片开发范围土地权属情况 

(四)成片开发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情况 

(五)现状设施情况 

三、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的必要性及公益性 

(一)成片开发的必要性 

(二)主要用途、实现功能 

(三)公益性用地占比 

四、实施计划 

(一)建设项目情况 

(二)开发时序及年度实施计划 

五、集约节约用地措施 

(一)坚持底线思维,减少占用耕地 

(二)有效落实规划,盘活存量用地 

(三)加强供地计划调节,健全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优化产业用地,提高土地经济效益 

(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集约用地意识 

(六)提高供地率,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七)加强供后监管,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六、土地成片开发效益评价 

(一)经济效益评估 

(二)社会效益评估 

(三)生态效益评估 

一、概述

(一)编制背景、目的及意义

1.编制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安顺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六大产业基地”和省级“一图三清单”要求、重点打造“两城三基地”的发展战略,包括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一流旅游城市、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贵州绿色算力(安顺)基地、医药及旅游食品基地。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而安顺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就是大力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以融入全省培育“六大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为此,安顺市委、市政府提出:落实航空强国和全省建设“六大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以重点打造贵州航空产业城为抓手,围绕“三中心、九园区、三基地”构建航空产业研发制造核心生产功能区。

贵州西秀经济开发区(以下均简称“西秀经开区”)作为2006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复的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在“两城三基地”特别是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中承担极为重要的职能。据统计,贵州航空产业城“三中心、九园区、三基地”中,有“一中心、五园区”(航空产业共性技术孵化中心、安大航空锻造产业园区、安吉航空精密铸造产业园区、航空制动产业园区、航空结构部件加工产业园区、航空材料产业园区)位于西秀经开区范围内,占比40%以上。为助推“两城三基地”特别是贵州航空产业城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科学落地,全面适应新形势下对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的需求,奋力实现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发展目标,西秀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贵州西秀经济开发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2024-2025年)》(以下均简称《方案》)。

2.目的与意义。西秀经开区于200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当时规划范围为81公顷;历经两次扩区调位,2023年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同意西秀经开区按照“一区三园”进行区位调整。调整后西秀经开区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区14.02平方公里,新安片区0.32平方公里,安大锻造区0.66平方公里。规划范围扩大后,西秀经开区正在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加快推进航空、医药及旅游食品等主导产业能级的不断提升,而这些重点建设项目的落地,涉及大量的土地征收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之规定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的通知》(自然资规〔2023〕7号)、《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工业化用地保障的若干意见》(黔自然资函〔2021〕541号)、《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工作的通知》(黔自然资函〔2023〕964号)、《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报批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通过组织编制《方案》按程序报批,合理划定近期土地征收报批范围,统筹安排公益性用地和非公益性用地,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并在土地征收成片开发中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是下阶段实施西秀经开区范围内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工作的合法路径。

(二)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第三次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第八次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8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年起施行);

(7)《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9)《城市绿化条例》(2017年第二次修订);

(10)《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

(11)《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2023年起施行);

(12)《贵州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起施行);

(13)《贵州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0年第二次修正);

(14)《贵州省风景名胜区条例》(2018年修正);

(15)《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9年修正);

(16)《贵州省绿化条例》(2023年第三次修正);

(17)《安顺市城镇绿化条例》(2020年1月1日起实施)。

2.规范性文件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

(2)《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

(3)《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

(4)《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厅字〔2019〕48号);

(5)《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的通知》(自然资规〔2023〕7号);

(6)《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限制和禁止目录(2021年本)》;

(7)《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6号)

(8)《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

(9)《自然资源听证规定》(2020修订版);

(10)《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贵州西秀经济开发区调整区位的批复》(黔府函〔2023〕21号)

(11)《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安顺市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黔府发〔2023〕9号);

(12)《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工作的通知》(黔自然资函〔2023〕964号);

(13)《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报批有关事项的通知》;

(14)《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强化开发区规划引领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黔自然资发〔2021〕14号);

(15)《中共安顺市委  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年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意见》(安府发〔2021〕8号);

(16)《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顺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府发〔2020〕6号);

(17)《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实施安顺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的通知》(安府函〔2023〕19号)。

3.相关规划

(1)《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安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3)《安顺市西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4)《安顺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报批稿)》;

(5)《西秀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

(6)《贵州西秀经济开发区(西秀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4年修订)》

(7)《西秀区北五号路北单元详细规划》

(8)《贵州航空产业城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

(9)《安顺市医药及旅游食品基地建设规划》。

(三)编制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科学合理编制。严格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确保成片开发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的通知》(自然资规〔2023〕7号)、《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工作的通知》(黔自然资函〔2023〕964号)等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

2.确保开发必要,维护公共利益。严格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尽可能提高成片开发范围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其他公益性用地的比例,并充分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意见,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3.充分衔接规划,精准谋划项目。充分衔接“十四五”规划、正在编制的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以及《贵州航空产业城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安顺市医药及旅游食品基地建设规划》等行业部门专项规划,结合近期重点打造的航空材料产业园区、航空结构部件加工产业园等招商引资项目需求,与招商企业精准对接,确保成片开发区域覆盖本年度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

4.坚持理念创新,因地制宜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成片开发区域的长远发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招商引资需求和土地市场情况,精准谋划项目,通过深度分析和科学论证,确定成片开发的规模和范围,有针对性地开展编制工作,保障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的必要性。

5.注重集约用地,强化保护耕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让重点建设项目尽可能避让优质耕地。每类建设项目都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实际用地需求、土地综合开发相关政策等组织编制详细规划,合理确定建设总规模和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等,科学合理规划布局,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6.注重生态保护,实现永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近期重点建设项目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涉及各类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源保护区、地灾影响区和重要环境敏感区等不安全要素。

7.落实重大战略,转型提质发展。深入贯彻省委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市委“两城三基地”发展思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促进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化。

(四)合规性分析

《方案》已纳入《安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安顺市西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承诺纳入2025年度西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方案》与安顺市正在审查报批的规划期至2035年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行了充分衔接,用地规模、布局、建设时序与正在报批的《安顺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报批稿)》及“一张图”一致。本次成片开发方案涉及区域均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内。开发范围不涉及占用国家和省同意启用“三区三线”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及各类保护地。东郊水厂、东片区污水处理厂等市政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均已纳入《安顺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报批稿)》,以保障各成片开发区域内企业用水和污水处理满足相关要求。

安顺市人民政府、西秀区人民政府、西秀经开区管委会承诺本方案划定的成片开发范围和成片开发区域,符合正在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范围内的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经与安顺市文物局、安顺市生态环境局核对,本次《方案》不涉及文物保护单位,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

经查阅《贵州西秀经济开发区2023年度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数据分析报告》,西秀经开区2023年度土地集约度综合分值为70.75分(其中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集约度分值分别为63.04、85.37和100),参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划分表,西秀经开区土地利用处于“中等集约利用状态”,因此不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情况。

五)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情况

西秀经开区15平方公里批复范围内,2019-2023年期间批准用地73.82公顷,已供应土地53.54公顷,平均供地率为72.53%,达到前五年平均供地率60%以上的标准。

截至目前,西秀经开区15平方公里批复范围内,批而未供土地17宗(总用地面积80.56公顷),已完成处置6宗(总用地面积32.11公顷),批而未供处置率为39.85%,高于我省年度批而未供处置率不低于28%的要求。

批而未供主要成因为:一是企业拿地热情不高。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很多企业拿地意愿不强,导致很多建设项目没有按照预期落地开工。二是征地拆迁较为困难。由于征地拆迁资金多由地方政府承担,现阶段受到相关政策影响,地方政府筹措资金较为困难,为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征拆资金未能到位的情况下,无法启动相应的征拆工作。

主要处置措施为:一是认真分析原因,按照“一地一策”,分类制定处置方案;二是通过加大招商引资、提高企业入园优惠政策宣传力度等方式,尽可能提高批而未供处置率;三是依法依规启动相应片区详细规划的修编(或新编)工作,让规划与项目更好地衔接;四是严控新增批而未供,从源头上控制批而未供土地的产生,做到精准报批、即报即用,报批后及时供应,集约节约用地,避免造成新的批而未供。

另外,当前西秀经开区2023年闲置土地共有140.10公顷,已完成处置48.88公顷,实际已动工48.88公顷,闲置土地处置率34.89%;截至2024年9月底,西秀经开区闲置土地相比上一年已减少21.4195公顷,减少率为15.3%,预计到2024年底完全可以达到我省年度闲置土地减少率不低于16%的要求,符合成片开发方案上报审查的要求。闲置土地的成因主要是:一是部分企业仍在观望。由于下阶段市场行情不明,有些拿地企业担心投资后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不好,难以回收成本,一直在观望中,等待市场变暖后再行开工建设;二是部分企业经济困难。有些企业尚未摆脱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生产和销售上仍存在一些困难,导致资金难以支撑项目如期开工建设。主要处置措施为:一是认真分析原因,按照“一地一策”,分类制定处置方案;二是促进市场流通转让,通过发挥土地二级市场作用,‌支持预告登记转让和“带押过户”,‌鼓励转让或者合作开发,‌以促进市场流通;三是加强建设用地供后开发利用全程监管,‌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和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加快‌推动工业领域用地实施“标准地”供应,‌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和时间成本,力争‌实现“拿地即开工”;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与中航工业、中国商飞等航空产业领域的企业洽谈力度,通过逐步引入一批民机装备制造企业来用于消化处置闲置用地。

本次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批准后,部分区域可以与批而未供土地整合,共同作为培育航空产业城部分航空装备制造企业的用地,进一步提升西秀经开区批而未供土地的处置率

以上数据分析均来源于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

二、基本情况

(一)西秀经开区概况

西秀经开区于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批复面积81公顷;2012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扩区调位,正式更名为“贵州西秀经济开发区”,批复面积10平方公里。2016年6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批准为全国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2017年9月,被国家能源局批准为全国增量配电试点园区;2018年11月,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国家级绿色园区。2023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贵州西秀经济开发区调整区位的批复》(黔府函〔2023〕21号)同意将西秀经开区规划范围调整至15平方公里。

按照2023年2月省人民政府的批复范围,西秀经开区共分为“一区三园”,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含核心区14.02平方公里,新安片区0.32平方公里,安大锻造区0.6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四至范围为东至仁口村、联桥村,南至北三号路、北十九号路及东门庄村、董家庄村、后山村、新哨村,西至北五号路,北至张官村、交椅村、安紫高速(仁望高速安顺至紫云段);新安片区四至范围为东至西二号路,南至清溪雅郡,西至玉林路,北至中华东路;安大锻造区四至范围为东至安宏村,南至安木路,西至安木路,北至两所村。2023年,西秀经开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1.83亿元,拥有规上企业63家。按照市委、市政府“两城三基地”的发展战略,西秀经开区重点承担贵州航空产业城、医药及旅游食品基地建设的职责。其中:贵州航空产业城涉及“一中心、五园区”,包括航空产业共性技术孵化中心、安大航空锻造产业园区、安吉航空精密铸造产业园区、航空制动产业园区、航空结构部件加工产业园区、航空材料产业园区,依托“三线”建设时期在西秀经开区落地生根的安大、安吉、新安等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产业更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医药及旅游食品基地重点依托南山婆、嘟嘟食品等重点企业,加快推进南山婆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健康中国”作出西秀经开区应有的贡献。同时,航空、医药及旅游食品两大产业也符合省里支持我市重点产业“一图三清单”的相关要求,与省级战略保持一致。

二)成片开发的位置、范围、面积

本次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共有8个片区,涉及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6个行政村,分别为:西秀区东关办事处马军屯村、董家庄村;西秀区轿子山镇青山村;西秀区蔡官镇张官村;西秀区七眼桥镇仁口村、联桥村。

本次方案成片开发范围规模共计211.2730公顷,成片开发区域规模151.2892公顷。各片区开发位置、范围情况以及涉及的行政村详见表1。

本《方案》与上一版《西秀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调整方案(2020-2023)》不存在重叠地块,贵州西秀经济开发区范围内在西秀区已批准的成片开发方案中不存在年度实施计划两年未实施完成的情况。特新编本方案,推进项目实施,助力地方产业发展。

表1 各片区开发位置、范围及面积

单位:公顷

序号

片区名称

位置

成片开发范围规模

成片开发区域规模

1

片区1

轿子山镇

青山村

118.5891

87.5446

蔡官镇

张官村

1.0953

0.1497

小计

119.6844

87.6943

2

片区2

蔡官镇

张官村

4.9634

4.0355

小计

4.9634

4.0355

3

片区3

蔡官镇

张官村

4.5489

3.3453

小计

4.5489

3.3453

4

片区4

东关办事处

马军屯村

3.3599

0.0286

小计

3.3599

0.0286

5

片区5

东关办事处

马军屯村

29.6885

25.8533

七眼桥镇

仁口村

3.8099

2.7383

小计

33.4984

28.5916

6

片区6

东关办事处

马军屯村

32.0916

20.7816

七眼桥镇

仁口村

3.4543

0.766771

小计

35.5459

21.5484

7

片区7

东关办事处

董家庄村

2.5208

1.232783

东关办事处

马军屯村

4.6405

4.087886

小计

7.1613

5.3206

8

片区8

东关办事处

董家庄村

1.6150

0.0735

七眼桥镇

联桥村

0.8958

0.6513

小计

2.5108

0.7248

合计

211.2730

151.2892

三)成片开发范围土地权属情况

成片开发范围总用地面积211.2730公顷,其中:国有土地26.2837公顷,集体土地184.9893公顷。范围清楚,界址准确。

成片开发区域总用地面积151.2892公顷,其中:国有土地6.0808公顷,集体土地145.2084公顷。集体土地中,涉及集体农用地126.8558公顷(耕地83.5799公顷〔含水田45.4664公顷、旱地38.1135公顷〕、园地25.6312公顷、林地12.9690公顷、草地1.9127公顷、其他农用地2.7630公顷),集体建设用地18.3526公顷。范围清楚,界址准确。

因本方案为2024年八月编制,故以上数据来源为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

四)成片开发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情况

本方案确定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区域总用地面积151.2892公顷。其中:

农用地面积为127.0994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84.01%,包括耕地83.58公顷(水田45.4664公顷、旱地38.1136公顷),园地25.6313公顷,林地12.9689公顷,草地2.0540公顷,其他农用地2.8652公顷;

建设用地面积为24.189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5.99%。

因本方案为2024年8月编制,故以上数据来源为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

各类用地现状统计情况详见表2。

表2 成片开发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

单位:公顷

片区

名称

区域

名称

成片开发区域面积总计

农用地

建设

用地

未利

用地

合计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其他农用地

小计

水田

水浇地

旱地

片区一

地块1

3.8563

0.2490

0.0271

0.0271

0.2219

3.6073

地块2

0.8183

0.5502

0.1366

0.1366

0.2608

0.1521

0.0007

0.2681

地块3

51.4933

40.1875

33.6434

16.1475

17.4959

1.8983

3.3538

1.2920

11.3058

地块4

19.6676

19.1617

18.3651

12.6400

5.7251

0.3907

0.4059

0.5059

地块5

11.8588

11.4858

7.585

4.4909

3.0941

2.2260

1.2793

0.3955

0.3730

片区二

地块6

4.0355

3.9877

3.6517

3.6517

0.3360

0.0478

片区三

地块7

3.3453

0.0357

0.0098

0.0098

0.0259

3.3096

片区四

地块8

0.0286

0.0198

0.0017

0.0017

0.0109

0.0072

0.0088

片区五

地块9

28.5916

26.8486

1.2332

0.8738

0.3594

20.5323

4.4270

0.0681

0.5880

1.7430

片区六

地块10

19.9508

19.165

14.9793

7.4916

7.4877

2.8079

1.1947

0.1831

0.7858

地块11

1.5976

0.2730

0.0757

0.1973

1.3246

片区七

地块12

5.2281

5.1354

3.9471

3.8226

0.1245

0.9638

0.1993

0.0252

0.0927

地块13

0.0925

0.0925

片区八

地块14

0.7249

0.7249

总计

151.2892

127.0994

83.5800

45.4664

38.1136

25.6313

12.9689

2.054

2.8652

24.1898

五)现状设施情况

1.西秀经开区现状设施建设情况

西秀经开区自200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以来,经过18多年的发展,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体现在:

一是《安顺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报批稿)》中明确西秀经开区有3条快速路和8条主干道,其中:3条快速路(贵安大道、新安大道和G320涉及西秀经开区段)和3条主干道(定安大道〈现更名为航城大道〉、飞虹路、永丰大道)已建成通车,北五号路、西九号路等主干道也正在建设中,现有道路能够初步满足西秀经开区企业货运、物流等运输需求。

二是全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健全,西秀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地点位于西秀区新安大道东侧,能够满足办公和园区孵化中心的需求。同时,安顺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也已建成投入使用,为整个园区发展校企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另外,各类规上企业63家,随着这些企业的入驻,其周边的设施配备也逐步健全。

三是给排水、雨水、燃气、电力等市政管线基本已随着城市路网的建设同步实施完成,近期能够满足西秀经开区的企业需求。其中现状供水情况:供水主要依托中心城区望城坡水厂,该水厂水源为梭筛水库,供水能力15万m³/d供水管网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道路累计长度为47千米,给水管道累计长度 47 千米,覆盖整个园区入驻企业,且已在北四号路与二环路交叉处右侧建成一座自来水加压站,设计能力为2 万吨/日,可满足企业用水需求,供水保障率达90%以上。现状排水情况:园区主要依托安顺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园区东部及北部部分区域主要依托安顺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对园区污水进行处理。安顺市第三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 8000m³/d,依据 2023 年 11月份调查,目前园区最大运行负荷为4000m³/d 约为设计规模的 50%,园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园区排水管网基本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道路累计长度为47千米,排水管道累计长度 81.47 千米,基本满足园区村落、居住小区及已入驻企业的日常需求。

四是生活垃圾收运采用“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模式,收运后统一送西秀区轿子山镇的安顺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通过焚烧发电的方式进行处理,以满足环保要求。涉及其他垃圾,按照环保要求,统一收运至蔡官镇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2.本次土地征收成片开发范围内现状设施情况

(1)交通运输设施

本方案确定的开发区域从行政区划方面看,全部位于西秀区、属省人民政府批复的西秀经开区15平方公里范围内。其中:片区1位于改线后的G320北侧,其在西秀经开区范围内的线路已经修通;片区2、片区3、片区7、片区8位于已有的新安大道两侧,运输车辆可直达用地范围:片区4、片区5、片区6均位于西九号路两侧,涉及三个片区范围内的北九号路已经修通,只差南侧一小段因征地拆迁原因尚未贯通,但不影响整个开发区域的交通运输组织。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本次开发区域全部位于西秀经开区范围内,主要以工业用地功能为主,公共管理、配套服务设施均在周边“家喻五洲”小区、《安顺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报批稿)》规划的城北居住组团等区域规划建设,以达到整个西秀经开区的职住平衡。

(3)公用设施条件

本方案成片开发范围周边已有安吉精铸新厂区、南山婆食品公司等规上企业入驻生产,现状水、电等公用设施相对完备,为下阶段实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的必要性及公益性

(一)成片开发的必要性

1.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作为省级开发区的西秀经开区,拥有安大、安吉等“三线”建设时期留下来的骨干企业,在航空装备制造、新材料研发等方面拥有较为坚实的技术基础,若能通过编制《方案》有效促进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未来会将更多的土地要素投放到航空产业的招商培育和技术研发,促进贵州航空产业城的产业转型升级,为航空强国战略贡献更多的安顺力量,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

2.是助推西秀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西秀经开区于200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当时规划范围为81公顷;历经两次扩区调位,2023年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同意西秀经开区按照“一区三园”进行区位调整,调整后的区位面积为核心区14.02平方公里,新安片区0.32平方公里,安大锻造区0.66平方公里,整个西秀经开区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扩大后,通过航空、医药及旅游食品等主导产业能级不断提升,西秀经开区未来将在工业大突破领域承担更加重要的职能,而通过《方案》编制与实施,可以进一步规范扩区后西秀经开区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工作,能够促进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做到“用好增量、优化存量、激活流量”,用好用活城镇建设用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前做好土地要素支撑。

3.是加快推进“四化”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本次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的8个片区中,其中:有5个片区作为未来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区域,主要引入全省“一图三清单”中重点支持我市的航空装备制造、医药及旅游食品等主导产业项目,市委、市政府已成立工作专班,并与中航工业、中国商飞等企业进行了多次洽谈,拟招商引资民用飞机部分装备制造企业,打造“民机装备制造园”;并结合我市在医药、特色食品等方面的基础优势,积极培育中医药、食用菌、辣椒酱等轻工企业发展,对我市新型工业化“三年倍增行动”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另外3个片区主要作为西秀经开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配套用地,包括用于保障张官村等村集体发展用地、为西秀经开区已有农产品批发市场补充必要的停车设施等,实施成片开发后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批发市场停车难的问题,改善张官村等村民现有的人居环境和住房条件,提升整个西秀经开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

4.是依法依规开展下阶段土地征收工作的必备条件。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之规定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的通知》(自然资规〔2023〕7号)、《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工业化用地保障的若干意见》(黔自然资函〔2021〕541号)、《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工作的通知》(黔自然资函〔2023〕964号)、《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报批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西秀经开区拟通过开展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工作,开展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工作,合理划定近期土地征收报批范围,统筹安排公益性用地和非公益性用地,有序安排土地征收报批时序,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而上述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编制《方案》按程序报批,作为下阶段实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工作的法定依据之一。

(二)主要用途、实现功能

本方案共涉及8个片区,成片开发区域总规模151.2892公顷,其中:商业服务业用地3.7352公顷,占比2.47%;工矿用地128.7996公顷,占比85.13%;仓储用地0.0209公顷,占比0.01%;交通运输用地11.9062公顷,占比7.87%;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6.6713公顷占比4.41%;特殊用地0.0068公顷,占比0.005%;陆地水域用地0.1492公顷,占比0.10%。关于各片区主要用途和实现功能可见表3。

表3  各片区开发区域主要用途和实现功能

单位:公顷

序号

片区名称

成片开发区域规模

实现功能

土地用途

面积

1

片区1

87.6943

该片区主要用于工业项目建设,促进工业发展。

工矿用地(10)

75.3005

陆地水域(17)

0.0138

交通运输用地(12)

6.6749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14)

5.7051

2

片区2

4.0355

该片区主要用于商业服务项目,进一步加强商业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品质。

商业服务业用地(09)

3.6427

交通运输用地(12)

0.0042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14)

0.3886

3

片区3

3.3453

该片区主要用于工业项目建设,促进工业发展。

工矿用地(10)

3.3251

交通运输用地(12)

0.0202

4

片区4

0.0286

该片区主要用于仓储项目建设,改善企业仓储配套条件。以促进工业产业发展。

工业用地(10)

0.00001

仓储用地(11)

0.0209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14)

0.0009

特殊用地(15)

0.0068

5

片区5

28.5916

该片区主要用于工业项目建设,促进工业发展。

工矿用地(10)

28.5916

6

片区6

21.5484

该片区主要用于工业项目建设,促进工业发展。

陆地水域(17)

0.13485

工矿用地(10)

20.8660

交通运输用地(12)

0.0200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14)

0.5275

7

片区7

5.3206

该片区主要用于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套停车场项目,作为农产品批发市场停车设施。

陆地水域(17)

0.0006

商业服务业用地(09)

0.0924

交通运输用地(12)

5.1784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14)

0.0492

8

片区8

0.7249

该片区主要用于工业项目建设,促进工业发展。

工矿用地(10)

0.7163

交通运输用地(12)

0.0086

(三)公益性用地占比

本方案,成片开发范围211.2730公顷,其中公益性用地面积35.5642公顷(现状公益性用地面积16.9799 公顷,开发区域规划公益性用地面积18.5843公顷),公益性用地比例为16.83%。方案共计涉及8个片区,其中6个公益性用地比例低于40%,不满足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公益性用地比例一般不低于40%的要求。主要原因为:一是整个西秀经开区为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主导功能以工业为主,按照《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工业化用地保障的若干意见》(黔自然资函〔2021〕541号)有关要求,开发区工业用地应占建设用地 70%以上;因此,公益性用地的比例难以超过40%。二是西秀经开区西侧周边的西秀新区(已有“彩虹社区”“家喻五洲”、衡秀高级中学等项目建成入驻)、《安顺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报批稿)》规划的城北居住组团均作为西秀经开区的公共配套服务区域,能够满足西秀经开区职住平衡的需求。成片开发范围中公益性用地比例未达到40%的共有6个片区,分别是片区1、片区2、片区3、片区5、片区6,片区8、按要求,已对低于40%的片区逐一说明如下:

片区1:公益性比例为15.12%,该片区主要土地用途是工业用地,未来主要为发展航空材料、航空结构部件及配套加工等生产性活动,生活主要集中在西侧《安顺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报批稿)》规划的城北居住组团(规划可容纳5万人),因而该片区对于公共管理、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等非生产性设施的配套要求不高,故公益性占比未达到40%。

片区2:公益性比例为24.98%,该片区主要土地用途是商业服务业用地,一是该片区周边划入城镇开发边界的区域,均已纳入《西秀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调整方案(2020-2023年)》,西侧山体和北侧村庄建设用地均不在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仅剩该片区尚未纳入土地征收成片开发范围,且周边园区大道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多年。二是该片区位于仁望高速蔡官收费站旁,属于整个西秀经开区对外联系的重要门户,规划拟在该片区规划商业服务和配套航空酒店,一方面可以为贵州航空产业城招商引资前来洽谈的企业提供商业、食宿等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将打造贵州航空产业城和一流旅游城市相结合,引入航空主题的酒店和配套商业服务,促进“航空+旅游”融合发展。综上所述,该片区公益性用地比例未超过40%。

片区3:公益性比例为12.20%,该片区主要土地用途是工业用地,主要开展汽车配件生产等生产性活动,生活主要集中在西侧的西秀新区(已有“彩虹社区”“家喻五洲”、衡秀高级中学等项目建成入驻),因而该片区对于公共管理、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等非生产性设施的配套要求不高,故公益性占比未达到40%。

片区5:公益性比例为7.63%,该片区主要土地用途是工业用地,主要开展食品生产性活动,生活主要集中在西侧的西秀新区(已有“彩虹社区”“家喻五洲”、衡秀高级中学等项目建成入驻),因而该片区对于公共管理、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等非生产性设施的配套要求不高,故公益性占比未达到40%。

片区6:公益性比例为15.39%,该片区主要土地用途是工业用地,主要开展食品生产性活动,生活主要集中在西侧的西秀新区(已有“彩虹社区”“家喻五洲”、衡秀高级中学等项目建成入驻),因而该片区对于公共管理、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等非生产性设施的配套要求不高,故公益性占比未达到40%。

片区8:公益性比例为25.12%,该片区主要土地用途是工业用地,主要开展医药生产性活动,生活主要集中在西侧的西秀新区(已有“彩虹社区”“家喻五洲”、衡秀高级中学等项目建成入驻),因而该片区对于公共管理、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等非生产性设施的配套要求不高,故公益性占比未达到40%。

西秀经开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中各片区公益性用地占比详见表4。

表4 成片开发方案公益性用地比例表

单位:公顷

片区名称

成片开发范围

总面积

成片开发区域总面积

公益性用地

公益性

用地

占比

备注

现状公益性用地面积

规划公益性用地面积

合计公益性用地面积

片区1

119.6844

87.6943

5.7221 

12.3800 

18.1021 

15.12%


片区2

4.9634

4.0355

0.8471 

0.3928 

1.2399 

24.98%


片区3

4.5489

3.3453

0.5346 

0.0202 

0.5548 

12.20%


片区4

3.3599

0.0286

1.6031 

0.0076 

1.6108 

47.94%


片区5

33.4984

28.5916

2.5562 

0.0000 

2.5562 

7.63%


片区6

35.5459

21.5484

4.9243 

0.5475 

5.4718 

15.39%


片区7

7.1613

5.3206

0.1704 

5.2276 

5.3980 

75.38%


片区8

2.5108

0.7249

0.6221 

0.0086 

0.6306 

25.12%


合计

211.2730

151.2892

16.9799 

18.5843 

35.5642 

16.83%


四、实施计划

(一)建设项目情况

本次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共拟建项目9个,其中:工业用地项目5个、商业服务业项目2个、物流仓储用地项目1个。

(二)开发时序及年度实施计划

从项目用地需求综合考虑,制定拟建开发时序及年度实施计划。本方案确定的成片开发区域总用地面积151.2892公顷,计划2024-2025年实施完成,其中:2024年计划实施4.6746公顷(含公益性用地1.2019公顷),2025年计划实施146.6146公顷(含公益性项目用地17.3824公顷)。

五、集约节约用地措施

(一)坚持底线思维,减少占用耕地

本次成片开发涉及占用耕地83.5800公顷(其中水田45.4664公顷)。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西秀经开区一方面坚决落实“以补定占”“占水补水、占优补优”的要求,在开发建设前先行落实占补平衡指标,占补平衡库存不足部分采用购买指标的方式补齐缺口;另一方面,结合耕地保护工作要求,加大对耕地流出图斑的整改恢复,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补充耕地、旱改水等项目实施,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同时,积极推行田长制,强化对违法用地的日常巡查,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

(二)有效落实规划,盘活存量用地

一是编制《西秀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科学划定中心城区详细规划编制单元。结合本次成片开发区域的建设时序,组织对西秀产业园区、北五号路等单元详细规划进行新编或修编,以详细规划来科学确定开发地块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各类规划设计条件,以严格控制项目的用地规模和用地性质。

二是每年组织编制《西秀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分析报告》,对西秀经开区内土地开发率、土地供应率、工业用地固定投资投入强度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下阶段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建议。

三是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组织对西秀区“招商地图”进行动态运维更新,将各类存量用地精准落实到图斑,并标注存量土地成因,同步推送市、区两级招商部门,积极引导招商引资(项目)使用闲置土地,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着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四是提升工业用地使用效率。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让适合进入标准化厂房生产的企业或行业全部进入多层标准化厂房。同时,积极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提升工业用地亩均投资强度,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对企业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力争成为安顺市最佳营商环境的经开区(工业园区),大力实施专业招商、精细招商、活动招商、以商招商、补链招商,在通航、军民融合装备制造、物流、文化旅游、大健康、特色食品等产业及产业链中的细分领域有所突破,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高质量发展工业产业体系。

(三)加强供地计划调节,健全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

科学制定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准确把握供地的数量、结构、时序和布局,合理设置供地条件,按照“一地一策”要求,分类明确处置措施,全面提高供地效率。一是对有意向企业地块,采取出让、划拨、增存挂钩等方式,逐步化解批而未供土地;二是无意向地块项目,采取加大招商引资,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三是强化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启动已有控制性详细规划梳理评估,以详细规划来支撑土地报批、供应以及后续项目的规划许可工作。健全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土地的实际用途实行严格管控,对建设用地的征用流转等进行科学管理。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用地做到应保尽保。根据产业周期弹性确定工业用地出让年限,鼓励通过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等方式供应工业用地,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提高土地使用周转效率。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转变产业用地使用方式,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开展混合产业用地供给。

(四)优化产业用地,提高土地经济效益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组织西秀经开区投资主管部门依据国家、省确定的投资强度控制标准,做好新建工业项目核准、备案工作,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落实情况的监管,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有效落实;督促西秀经开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编制工业项目供地文件和签订用地合同时,必须明确约定投资强度、容积率等土地利用控制性指标要求及相关违约责任,对达不到投资强度要求的,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面积予以核减。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试点,逐步推行“亩产论英雄”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实行差别化政策激励和处罚,全面提升企业亩均产出效益。

(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集约用地意识

深入宣传自然资源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增强底线思维和法治观念,提升全社会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和依法依规用地意识,形成共同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局面。一方面,利用全国“土地日”、世界地球日等节日,向广大人民群众发放宣传册,广泛宣传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加强对西秀经开区涉及乡镇(街道办)干部、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大力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和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规划(含“一图一表一说明”管控图则)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中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并向广大村民宣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加强耕地保护等政策,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集约用地意识。

(六)提高供地率,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积极主动服务,加快用地报批。同时对纳入省、市重大项目和重点区域的建设项目用地开通审查报批绿色通道,做到随办,特事特办,专人跟踪服务。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供地效率。提高新增建设用地供地率,简化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审批手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简化划拨审批程序,按完成征地情况组织分期实施供地,提高供地效率。严格执行国家发布的各类土地使用标准,在建设项目审批、供地、用地等环节,进一步落实标准控制制度。规范推进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严把建设用地审批中的节地评价关,对国家和地方已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在用地报批及建设用地供应前应开展节地评价。

(七)加强供后监管,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一是要加大动态巡查机制,督促土地使用权人按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和划拨决定书规定尽快开工,减少新增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动态监测。依托自然资源部动态监测监管系统,结合外业巡查APP提供的图斑信息,及时开展已供土地的动态监测巡查工作;三是加强监管。落实已供土地的动态跟踪,及时调查核实超期开竣工情况,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开展处理工作,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六、土地成片开发效益评价

(一)经济效益评估

通过该《方案》实施成片开发,可有效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补齐产业短板、提高用地效能,对于助推贵州航空产业城打造、医药及旅游食品基地培育等主导产业具有积极意义。预计开发区域内可入驻产业项目9个,收益预测约可有效提升工业生产水平,持续壮大实体经济。通过实施成片开发,可促进开发区域周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避免重复投资。根据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收入扣除开发成本和土地出让金等投资平衡测算,成片开发具有较好的投入产出效益,整体收益较为可观,为城市发展构建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新发展格局,为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提供坚实的后盾。同时可带来包括契税、增值税及附加、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及城建税等在内的各项税收及其他房地产相关费用,带来新的税收增长点。实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通过土地挂牌出让,预计可得土地出让金5.39亿元,扣除征拆成本和市级计提的20%,土地收益理论上可达4.3亿元。

(二)社会效益评估

通过实施成片开发,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预计可增加就业岗位0.3万余个,对促进劳动力本地就业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构建“以人为本”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通过在开发区域引入航空、医药及旅游食品等规上企业来吸引更多的人才向西秀经开区集聚,提高城市竞争力、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和均衡度,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打牢坚实基础。

三)生态效益评估

本方案成片开发以坚持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作为重要目标,不涉及占用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未占用国家一二级公益林、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不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不触碰各类生态环境安全底线。西秀经开区作为省级开发区,引入的产业以航空、医药及旅游食品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工业用地大部分为一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对于少部分特色食品加工企业,均按要求在外围设置防护绿地。西秀经开区设有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于未来进驻的企业,均严格按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实环保部门“三线一单”的管控要求;同时,依托西秀经开区与周边马军屯水库等山水优势资源,积极打造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示范区,通过让企业职工“入园生产、入城生活”的方式,促进产、城、景融合发展,能够全面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