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 - 西秀区人民政府

上半年西秀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回升增幅仍为近五年最低

2020

07/30

09:55
0次
【打印】 【关闭】
分享



上半,西秀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夯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运行情况整体回暖。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回升但增幅仍为近五年最低水平。

  1. 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2020年上半年,西秀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91元,高于全市1770元(全市绝对值16521元),高于全省293元(全省绝对值17998元)。增幅4.4%,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全市增幅4.1%),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全省增幅4%)。与一季度相比增幅上升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3元,高于全市943元(全市5340元),高于全省1382元(全省绝对值4901元)。增幅7.2%,与全市持平,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全省增幅7.1%)。与一季度相比增幅上升2.2%

省、市、区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对比表

、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绝对值(元)

增幅(%

绝对值(元)

增幅(%

西秀

18291

4.4

6283

7.2

安顺

16521

4.1

5340

7.2

贵州

17998

4.0

4901

7.1

从全省城区方阵18个县区情况看,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属于中上等水平。城镇居民收入增幅4.4%,排名第3位;农村居民收入增幅7.2%,排名第5位。

二、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分析

(一)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处于“十三五”以来最低谷。2020上半年,全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回升较快,城镇居民人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2.9个百点,高于全省0.4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3.5百分点,高于全省0.1百分但是相比西秀区近五年半年收入情况,增幅仍为“十三五”以来最低谷。


五年上半年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二)农村收入增幅回升较快,经营性收入想要扭负为正仍需时日。因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地主经济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西秀区政府积极推动复工复产,虽然农村居民收入对比2019年上半年增幅降低3.7%,但是不难看出农村居民收入正在稳步上升。从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看,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619元,同比增长15.8%,人均经营净收入1677元,同比降低33.9%,人均财产净收入793元,同比增长112.2%。人均转移净收入1194元,同比增长13.3%

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情况

指 标 名 称

单位

本年

占比(%)

比上年±

增幅(%)

第三部分可支配收入

6283

——

422

7.2

一、工资性收入

2619

41.7

357

15.8

二、经营净收入

1677

26.7

-861

-33.9

三、财产净收入(成本法)

793

12.6

786

112.2

四、转移净收入

1194

19

140

13.3

从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来看,一是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15.8%,农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得益于西秀区出台了《西秀区就业产业化发展实施方案》《西秀区贯彻落实疫情防控期间扶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农民工就业工作方案》(已失效)《关于促进劳动力稳定就业工作方案》等,推出了一系列创业就业帮扶举措,让西秀区农民工就业得到有力保障,从而实现工资稳步增收。二是受疫情影响,经营净收入降幅增至33.9%,短时间内想要扭负为正较难。从全区半年相关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速较上月和一季度均有所回升,但短时间内想要增速转负为正,难度很大。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民出行受到限制,收入和消费随之减少,消费品市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加之受客观大环境、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商贸经济增长缓慢。从全区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来看,批发业中建材、水泥、煤炭行业受影响较大,截止6月份共有4户企业处于停业状态,累计造成2亿元缺口,导致批发业增速缓慢。三是财产净收入增幅112.2%,虽然增幅较快,但是可以看出财产性收入占比较低,增长较快原因是西秀区“村社合一”项目中村民养殖的蛋鸡产蛋出售,种植的果蔬西秀区兜底销售,让农户得到分红。四是转移性收入增长13.3%。因为全国各地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农民工外出就业,外出务工人员寄带回收入增加。

()城镇居民工资收入仍为增收主力。从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看,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2766元,同比增长69.8%,人均经营净收入1489元,同比下降0.86%,人均财产净收入1373元,同比降低21.9%。人均转移净收入2663元,同比增长7.5%


指 标 名 称

单位

本年

比重(%

比上年±

增幅()

第三部分可支配收入

18291

——

771

4.4

一、工资性收入

12766

69.8

986

8.4

二、经营净收入

1489

8.1

-13

-0.86

三、财产净收入(成本法)

1373

7.5

-387

-21.9

四、转移净收入

2663

14.6

185

7.5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情况


从城镇居民收入来源来看,一是工资性收入占比较大,占比高达69.8%,为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收入来。主要是因为城镇新增就业创业成效较好,社会保障标准稳步提高。截止5月底,全区共举办各类招聘会62场次,达成就业意向5504人,录入系统城镇新增就业21986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96%;新增加创业户数573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31%,带动就业2318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89%。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万元,扶持创业10人。二是受疫情影响,经营性收入同比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为0.86%,但相比一季度降幅收窄。经营性收入回暖的原因是因为贵州省政府推出“多彩宝”消费券,消费券额度较大,有消费满200元减100元,满100元减免50元。另一个,安顺市政府同时推出“云闪付”消费券,有满300元减免100元、满100元减免30元等消费券,大大促进消费。三是受疫情影响导致财产性收入降低,全区财产性收入主要由房租构成,西秀队在入户调查过程中了解到许多租房屋的商户因为一季度疫情冲击导致亏损严重,二季度将货物拖走或者低价处理后就未再租住房屋,导致收入降低。其次是全区财政虽然受疫情影响较大,财政收入降低,但是养老金、退休金也是足额发放,再加之部分寄带回收入,让转移性收入有所增加。

三、保障居民生产促进居民增收的建议

(一)优化政策帮扶,助力个体经营。受新冠疫情影响,个体经营户收冲击较大,在调查过程中餐饮业、居民服务业最为严重,建议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对灵活就业的限制,推动个体经营促进消费。一是对从事餐饮、零售等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做好营业执照登记与许可审批的衔接,帮助经营者尽快开展经营活动。二是对于已出台的各项帮扶政策进行各渠道宣传。三是对于创业农民工、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建议给予创业补贴、担保优惠等政策支持。

(二)利用“互联网+”行业推动商业经营。推动“互联网+”行业落户西秀区。一是推动餐饮个体户入驻外卖平台,居民服务业扩展网上经营。发挥政府部门后勤兵的作用,帮助商户降低平台服务费。联合各银行推动移动支付,并降低服务费率。二是宣传“云游西秀”“一码游贵州”等微信小程序云上旅游模式,鼓励商家、景点在平台上入驻,同时前期宣传过程中发放商品购买折扣券、旅游门票抵扣券,增加平台入客量和交易量,做活“互联网+旅游”的旅游模式。

(三)持续做好就业帮扶,增强灵活就业能力。今年就业形势严峻,灵活就业规模大、空间大,是稳就业的重要途径,建议取消对灵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研究制定平台就业劳动保障政策。对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等就业形势实行审慎包容监管,激励互联网平台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同时动态发布社会需要的新职业,开展针对性培训,增强群众灵活就业能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