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我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部署,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现将宁谷镇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如下:
一、围绕“三大战略”实施推进政务公开情况。
我镇利用西秀区人民政府网、镇村政务公开栏、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微信公众号“宁谷微扶贫”及其他便民渠道公开有关大扶贫信息,在我镇各村政务公开栏、镇政务大厅、以及微信公众号上公开相关扶贫政策以及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情况、危房改造等情况,并有专人负责寻找招工信息公布,大力帮助贫困户找工作。2018年我镇公开政府信息共计1260条,其中政府网站网站公开信息218条,微信公众平台“微扶贫”公开信息共计42条,政务公开栏公开信息1000条。我镇政府资料共享目录开放分享制度成熟,按时依法公开财务信息、环保督察、环境执法、环境监测、建设项目环评等相关信息。
二、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政务公开情况。
我镇全面推进决策信息公开,结合实际制定镇级重大决策预公开、政府会议开放等制度,建立责任制,推进政务信息、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化。按区委、区政府下发文件要求强化我镇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定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收费基金目录清单等、并进行公开,接受民众监督。定期对村级政务公开栏、镇政务大厅进行检查,确保我镇低保、养老、合医、退耕还林、精准扶贫等重大民生工作情况及时公开,并监督信息公开情况及办理提案办理信息公开过程是否规范等。
为引导舆情良好发展,我镇党政办公室建立6人舆情队伍,负责报送舆情信息。
三、推进公开解读回应“三位一体”公开体系建设情况。
我镇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财政预决算、政府债务等领域政府信息均按流程依法公开于西秀区人民政府网,经公示期无异议后才进行下一步工作。
为加大政策解读力度,我镇主要负责人带头解读政策,通过召开群众会、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渠道,对辣椒种植、退耕还林、精准扶贫等政策进行回应解读。同时要求各村(居)通过录像、村(居)小喇叭、告知书等方式对新政策进行解读,并利用微信公总号、电脑、召开村级学习会等方式传达学习最新政策信息,有效的引导老百姓理解新政策,有效的引导政务舆情良好发展。
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试点建设情况。
我镇为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方式丰富化、智能化,结合当下电子产品、智能手机普及化情况,开设微信公总号,并通过村干部、镇干部推广宣传邀请群众关注,在此微信号上公开有关办事流程,并设立问答专栏,安排专人负责回复解答群众疑问。
五、推进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为强化政府网站内容建设,提高政府网站管理服务水平情况,我镇成立信息公开队伍,安排专人负责政务信息公开,并由其它人员辅助做好舆情引导与回应,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发布我镇主要负责人政策解读相关资料等;我镇对外公开联系电话,安排办公室专人接听电话。
六、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情况。
按区委、区政府要求,严格按照规定制定主动公开信息目录和非公开信息目录,对非公开信息目录进行严格管理,未出现公开错误情况出现。结合我镇公共企事业情况建立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责任落实到部门,由纪委对各部门涉及惠民信息公开进行监督。
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
我镇在依申请公开工作中严格按照上级文件执行,我镇2018年无依申请公共办理信息。
八、其他情况。
2018年,我镇主动公开1260次信息,召开政府信息公开会议2次。我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信息公开数量偏少、信息公开内容有待进一步充实、途径较单一、政府部门和群众之间的信息互动不够等问题。对此,我镇高度重视,下一步,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加强互动,深化内容,满足群众需求。加强与群众之间的互动,坚持以公开促服务,切实提高信息公开的实效性。重点推进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及时、规范地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力做好涉及专业性强、公众关注度高、重大决定事项的解读工作,方便公众理解信息。
二是加大力度,提高质量,增强服务意识。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为抓手,将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与深化行政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互动性,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将全镇依法应予公开的信息集中汇总,加大宣传力度,便于群众查询。保证信息公开的全面性、及时性,并充实信息公开内容。
三是改进手段,畅通渠道,扩大公开范围。积极利用、规范信息公开形式和载体,我镇准备开设微博公众号,拓宽公开范围和渠道,着重抓好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小城镇建设、安全生产、精准扶贫、社会保障等方面政府信息公开,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落实。
宁谷镇人民政府
2019年3月28日
附件1
宁谷镇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统 计 指 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条 | 1260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0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0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218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42 |
5.政务客户端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6.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000 |
(三)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 | ||
1.人大代表建议 | 条 | 0 |
2.政协提案 | 条 | 0 |
(四)政府信息动态管理情况 | ||
1.依申请公开信息转主动公开信息数 | 条 | 0 |
2.解密公开信息数 | 条 | 0 |
(五)重大决策预公开情况 | ||
1.重大决策征集公众意见次数 | 次 | 0 |
2.公众反馈意见次数 | 次 | 0 |
3.征集到意见数 | 条 | 0 |
4.不予采纳意见数 | 条 | 0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次 | 0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0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0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3.主要负责同志解读政策数 | 次 | 0 |
4.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0 |
5.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6.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三)会议开放情况 | ||
1.面向公众开放会议次数 | 次 | 0 |
2.参会公众代表人数 | 人 | 0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0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0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0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0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0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0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0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0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0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0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 会稳定 | 件 |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0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0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0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0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六、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万元 | 0 |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0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0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2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 人员数) | 人 | 1 |
2.兼职人数 | 人 | 1 |
(四)政务公开监督员情况(各市州、贵安新区填报) | ||
1.本地区政务公开监督员人数 | 人 | |
2.开展政务公开监督次数 | 次 | |
3.提出意见数 | 条 | |
4.采纳意见数 | 条 | |
(五)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 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万元 | 0 |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2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1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45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